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2场)——“青春成都”专场。。
再过不久,全球青年人将共聚成都、共享大运。成都大运会作为国际性体育盛会,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追求梦想的绝佳舞台。成都,也一直在不断优化青年创新创业环境,推动青年与城市共同生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我市服务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今天是7月18日,再过10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就将在成都隆重开幕。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还将统筹推进赛事侧、城市侧、文化侧融合联动,集中展示成都作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追求梦想的舞台,在支持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方面的积极成果。
近年来,青年为我市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目前,成都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第6位,城市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29位。成都已建设了13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资源不断聚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成都青年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成都团市委联合多个市级部门,打造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多部门联动、多载体协同、多场景供给、多政策集成”,整合社会资源,助力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逐梦成都、扎根成都。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统筹孵化资源,着力解决青年创业“落地难”问题。聚焦青年创业落地孵化,打造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统筹全市各类创业园、孵化器、创业苗圃等资源,为在蓉青年创业项目落地孵化申请提供“一键式”服务接口。截至目前,已累计上线个青年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入驻服务。
二是强金融扶持,着力解决青年创业“融资难”问题。聚焦金融服务升级,围绕不同层次青年创业项目金融服务需要,打造涵盖“无偿资助+无息借款+债权服务+股权支持”的创业全周期金融帮扶体系。实施“青创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提供最长3年、最高10万元的无息借款。联合市金融监管局,市再担保公司,推出“蓉易贷·蓉青贷”青年创业专项普惠信贷产品,解决创业青年在自主创业的成长初期、利润低、资产轻的贷款困境和小微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三是建护航平台,着力解决青年创业“成长难”问题。聚焦青年创业导师智库,选聘102名导师,开展巡诊、问诊、赛前培训等服务活动,帮助创业青年解决具体问题。围绕创业通识课程、企业成长课程、实战经验分享等三大类别,录制符合成都实情、精简实用的创业课程60门,实现“线上学习+线下辅导”、学以致用的有效结合。
四是强化要素协同,着力解决青年创业“组队难”问题。聚焦青年创业组队需求,创业者可在对接平台上发布项目合伙需求,通过平台集中发出合作邀约,为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和合伙人牵线搭桥。同时,线下参与资源对接、项目路演、产业应用场景体验等,优化创业要素资源配置,助推创新创业升级。
下一步,成都将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深入贯彻《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和全省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动员部署会议精神,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真正做到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今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2023年成都创业青年加速训练营,成立成都创业青年联盟,打造创业青年成长社群,更好地为创业青年开展精准化服务,推动青年创业人才和重点产业双向奔赴;
二是开展2023年青创导师星级评选暨2024年青创导师聘任,切实发挥导师的教育引导和指导帮扶作用,帮助青年创业项目获得政策扶持,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双创能力;
三是继续开展青创计划,为更多的初创青年提供资金支持;加大“蓉青贷”推广力度,切实缓解创业青年“融资难、门槛高、审批严”问题;
四是持续开展导师辅导、项目路演、资源对接等各类青创活动,帮助创业青年成长发展。
大家下午好!与城市共绘蓝图,与青年共创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省委提出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实践、建功立业”。市委历来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大力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持续推动政策迭代、平台构筑、品牌塑造和服务升级,着力为广大青年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这里,我重点就工程实施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是突出政策进阶,以城市之名广聚青年人才。我们聚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成都人才新政“1.0”“2.0”和“3.0”版,推动从“拼政策给优惠”向“搭平台给机会”再向“优平台营生态”迭代升级。截至目前,成都人才总量达622.32万人、居全国第4位,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城。我们着力引聚青年科技人才,在全国率先推出“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就业”,吸引落户青年人才近70万人。支持用人主体设立“两站一基地”,针对博士后、博士和硕士人才量身定制专项政策,完善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度,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我们倾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实施“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助,推出“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科技金融组合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79亿元,广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底气更足、羽翼更丰满。
二是突出平台构筑,以城市机遇成就青年人才。我们锻造战略科技“国家队”,推动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蓉集聚,4个方向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营,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14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布局,努力造就科技创新策源之地、青年价值实现之地。我们打造创新创业“强磁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养1.16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36家人才企业顺利上市,成都跻身全国“双创”第四城,为广大青年人才筑业兴业提供丰富场景福鹿会官网网站。我们扩展校院企地“朋友圈”,构建校院企地人才发展共同体,联动首批107家成员单位开展人才共引、政策叠加、项目衔接、平台共建和服务共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21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规划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推动实现“聚四海之智、借八方之力”。
三是突出品牌引领,以“蓉漂”品牌感召青年人才。我们着眼招才引智,开展“蓉漂人才荟”,赴伦敦、东京、北上广等海内外重点城市举办近1000场次招才引智活动,签约超20万人,搭建“蓉漂杯”赛事平台,累计吸引1453个项目,落地项目投资额达73.95亿元。我们着眼育才提能,创设“蓉漂人才发展学院”,培养跨界融合、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链接“首尔大学职业发展中心”“混沌大学”等25家优质培训机构资源,累计培训近50万人次。我们着眼拴心留才,设立“蓉漂人才日”,以专属节日诠释“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布局“蓉漂青年人才驿站”,为应届毕业生求职提供短期免费住宿,累计接待超8万名青年大学生入住。
四是突出生态营造,以优质服务护航青年人才。我们秉持“数智赋能”,高质量建设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大家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使用“成都智慧人才”,最多只需回答7个问题,便可获取“掌上可及”的人才政策和兑现路径,切实推动从“人才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才”转变。我们秉持“宜居宜人”,高标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构建“租售补”一体的人才安居服务体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购买人才公寓可享受政策面积8.5折优惠,着力实现“蓉漂之后,再无漂泊”。我们秉持“共建共享”,高水平打造“成都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枢纽,构建“1+4+N”人才工作服务网络,规划建设蓉漂人才公园,充分传递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美学表达。
未来,我们将抢抓成都大运会举办历史机遇和关键契机,依托城市对外开放和青年人才交流交往重要窗口,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面向五湖四海“引进来”,持续开展“蓉漂人才荟”“蓉漂杯”等招才引智活动,携手链接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释放城市发展机遇新闻动态,汇聚更多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二是坚持协同联动“育起来”,充分激活企业聚才育才主体作用,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加快提升原始创新和培养集聚人才能力,引导青年与城市缔结创新合伙人、奋斗共同体。三是始终用心用情“留下来”,精准聚焦青年人才所需所愿、所忧所盼,持续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涵养近悦远来的高品质人才生态,让广大青年人才与成都双向奔赴、共创未来!
谢谢阳夷女士。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市场主体不断增长、经济活力持续释放,请问石局长,天府新区在服务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天府新区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天府新区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持续引育市场主体助力城市建设、创造美好生活,包括超算中心在内的新区企业,更是为成都大运会组织运营、赛事保障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产品和服务,成为大运会赛场上特别的“企业代表队”。在服务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天府新区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天府新区以企业满意为标准,连续5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至5.0版改革政策,共推出461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同时,我们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搭建“一企一专员”企业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已落实143名部门专员对接服务629家“四上”企业,337名街道专员服务“四下”企业,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50家次,让企业在新区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
二是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线下举办企业座谈会,“面对面”答疑解惑、“一对一”了解需求;线上搭建“天府新区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涉企服务一键直达、政策精准匹配、市场资源有效衔接。今年以来,天府新区举办企业座谈会4场,收集问题诉求101条,办结96条,其余事项持续推进解决中;通过“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等方式兑现企业政策资金2800余万,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实打实兑现到位,不断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动力。
三是营造发展优质环境。建立“项目专员+要素专管员”双服务机制,推行重大项目可研报告、环评报告、初步设计容缺受理、并联审查,重大项目平均建设周期缩短6个月。开通“营商环境专线”,实现企业诉求及时响应,今年以来已受理企业诉求1421件,解决率96.06%,平均满意度95.99%,营造起企业发展的优质环境。
请问张部长新闻动态,在持续优化青年创新创业和就业生活环境方面,高新区近年来有哪些积极举措呢?
成都大运会是青年人的聚会,成都高新区是青年人创新创业的沃土,欢迎广大青年朋友来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逾75万的“双创”人才中,3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90%。在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践中,青年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成都高新区在持续优化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生活环境等方面采取以下几点举措。
一是优化创新创业平台,着力抓实创业。全方位服务双创主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最高3年免费入驻和100万元创业空间补贴,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门槛;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创业孵化载体体系,给予高质量、专业化创业空间最高1500万政策支持;提升投融资便利度,基于创新积分体系,创新并优化升级信贷产品体系,创设“金熊猫—积分贷”等产品;建设创业学院,举办“金熊猫系列大赛”“职工创客大赛”创业培训沙龙等活动,提升青年创业者的核心创业能力;成立“成都高新区青年创新发展协会”,实施“英才赋能计划”,搭建双创青年交流平台。
二是优化青年就业格局,全力促进就业。为企业提供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资金和社保补贴资金,减轻企业人力成本;大力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截止目前已提供科研助理岗位1100余个;结合企业需求,与电子科大、川大等高校联合培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力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提升青年职业技能;围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校园招聘”等开展招聘活动,实现企业精准引才,青年轻松就业。
三是优化营商生活环境,倾力服务人才。实施攻坚计划,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金熊猫人才通”十大行动,提供住房安居、子女就学、政务服务、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文化服务、交通出行七大服务模块;打造国际人才公园,形成全球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区;打造“高新青年汇”活动品牌,营造青年社交场景30个;实施“青春主理人”计划,鼓励青年自主发起青年社群,截至目前共孵化培育青年社群140个;建设并运营青年人才驿站,为来蓉青年提供免费七天入住及来蓉“首站”全方位服务;运营42个青年之家,每年开展职场提升、联谊交友等活动600余场,服务青年人才2万余人次,助力青年城市融入。
青年人身上凝聚着城市的希望和未来,我们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汇聚天府新区,天府新区已然成为广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圆梦之地”。请问石局长,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天府新区在集聚人才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天府新区人才工作的肯定。大运会是一场世界大学生青年成就梦想的舞台,我们四川天府新区同样也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公园城市的优美环境吸引人才。天府新区持续深化公园城市“1536”创新实践,以兴隆湖、天府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先期导入为带动,打造连片绿地湿地、河湖水体、城市森林,形成林湖串联、蓝绿交织的城市本底,让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机生长,让人才在公园城市中舒心生活,截止目前,天府新区已吸引落户青年人才18.6万余人。户籍人口年龄中位数约34岁,成为青年才俊向往的城市新区。
二是尽展其才的事业平台成就人才。当前,天府新区已系统落位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福鹿会官网网站、西部(成都)科学城、国家实验室等重大战略任务,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6个,积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形成3个千亿级和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集聚新经济企业2万余家,为青年人才追求梦想提供广阔的事业前景。
三是近悦远来的政策环境激励人才。天府新区坚持把人才政策作为集聚人才的重要抓手,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培育,人才政策已由“1.0版”“2.0版”升级至“3.0版”,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享受新区的政策福利。截至目前,共有4555名人才和65个团队(项目)享受政策支持,兑付资金约3.5亿元,高层次人才从2014年的1名增长至目前的856名,“蓉漂首选地”成为了天府新区靓丽新名片。
四是幸福美好的城市温度留住人才。着眼人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规划建设100万平米人才公寓,精准落位“15分钟生活圈”,建成华西天府医院、天府七中等重大功能设施项目89个,常态化举办“蓉漂人才日”高峰荟等各类人才活动,全力营造自然亲切、现代活力、舒心暖心的美好生活场景。
成都高新区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中试跨越”、“岷山行动”等十大行动计划,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创新人才高地核心区、原创技术策源地,全力支撑本土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针对高效服务本地企业采取以下三点举措。
一是聚焦引育高端领军人才,提升科技攻坚力。给予急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急需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最高2000万元支持。实施“科技创富”计划,支持产业教授创业,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支持高层次“四派人才”创业,给予最高500平方米创业空间、最高50万元创业服务、最高500万元启动资金的“三个5”支持。支持企业开展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配套资助;支持企业形成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首创产品,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二是聚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激活创新策源力。启动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率先提出“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中试+”生态理念,形成中试十条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聚焦产业链关键、共性环节新建中试平台,平台最高可获5000万元补贴。深入实施“岷山行动”计划,通过“揭榜挂帅”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深化校地合作,联合川大、电子科大等单位,高标准建设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天府绛溪实验室,联合北大共建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联合清华共建芯华创新中心。
三是聚势培育标签级领军企业,发挥引领示范力。聚焦重点产业链、未来产业赛道培育链主企业,给予全方位支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天使母基金,保障优秀科技初创企业“应投尽投”,企业股权融资最高补贴500万元;聚焦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遴选一批高精尖特企业,在研发投入、股权融资、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等方面三年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建立“雏鹰—瞪羚—(潜在)独角兽—上市”四级梯度培育体系,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联系采访有关职能部门。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1场)——“社会交通管理措施”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9场)——“成都:城市‘里子’也出彩”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8场)——“花重锦城·遇见最美成都”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当好东道主,办好大运会’各行各业迎大运”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迎大运盛会 展文明形象”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大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奖牌集中亮相”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迎大运·活力成都动起来”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乐动蓉城·与大运相约”专场
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大运会总体筹办情况”专场
解读《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
解读《关于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开放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福鹿会官网网站,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7月18日(星期二)15:00,在市级机关一办公区(锦悦西路2号)1A101会议室,召开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2场)——“青春成都”专场。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2场)——“青春成都”专场。。
再过不久,全球青年人将共聚成都、共享大运。成都大运会作为国际性体育盛会,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追求梦想的绝佳舞台。成都,也一直在不断优化青年创新创业环境,推动青年与城市共同生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我市服务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今天是7月18日,再过10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就将在成都隆重开幕。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还将统筹推进赛事侧、城市侧、文化侧融合联动,集中展示成都作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追求梦想的舞台,在支持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方面的积极成果。
近年来,青年为我市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目前,成都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第6位,城市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29位。成都已建设了13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资源不断聚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成都青年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成都团市委联合多个市级部门,打造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多部门联动、多载体协同、多场景供给、多政策集成”,整合社会资源,助力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逐梦成都、扎根成都。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统筹孵化资源,着力解决青年创业“落地难”问题。聚焦青年创业落地孵化,打造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统筹全市各类创业园、孵化器、创业苗圃等资源,为在蓉青年创业项目落地孵化申请提供“一键式”服务接口。截至目前,已累计上线个青年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入驻服务。
二是强金融扶持,着力解决青年创业“融资难”问题。聚焦金融服务升级,围绕不同层次青年创业项目金融服务需要,打造涵盖“无偿资助+无息借款+债权服务+股权支持”的创业全周期金融帮扶体系。实施“青创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提供最长3年、最高10万元的无息借款。联合市金融监管局,市再担保公司,推出“蓉易贷·蓉青贷”青年创业专项普惠信贷产品,解决创业青年在自主创业的成长初期、利润低、资产轻的贷款困境和小微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三是建护航平台,着力解决青年创业“成长难”问题。聚焦青年创业导师智库,选聘102名导师,开展巡诊、问诊、赛前培训等服务活动,帮助创业青年解决具体问题。围绕创业通识课程、企业成长课程、实战经验分享等三大类别,录制符合成都实情、精简实用的创业课程60门,实现“线上学习+线下辅导”、学以致用的有效结合。
四是强化要素协同,着力解决青年创业“组队难”问题。聚焦青年创业组队需求,创业者可在对接平台上发布项目合伙需求,通过平台集中发出合作邀约,为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和合伙人牵线搭桥。同时,线下参与资源对接、项目路演、产业应用场景体验等,优化创业要素资源配置,助推创新创业升级。
下一步,成都将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深入贯彻《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和全省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动员部署会议精神,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真正做到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今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2023年成都创业青年加速训练营,成立成都创业青年联盟,打造创业青年成长社群,更好地为创业青年开展精准化服务,推动青年创业人才和重点产业双向奔赴;
二是开展2023年青创导师星级评选暨2024年青创导师聘任,切实发挥导师的教育引导和指导帮扶作用,帮助青年创业项目获得政策扶持,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双创能力;
三是继续开展青创计划,为更多的初创青年提供资金支持;加大“蓉青贷”推广力度,切实缓解创业青年“融资难、门槛高、审批严”问题;
四是持续开展导师辅导、项目路演、资源对接等各类青创活动,帮助创业青年成长发展。
大家下午好!与城市共绘蓝图,与青年共创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省委提出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实践、建功立业”。市委历来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大力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持续推动政策迭代、平台构筑、品牌塑造和服务升级,着力为广大青年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这里,我重点就工程实施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是突出政策进阶,以城市之名广聚青年人才。我们聚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成都人才新政“1.0”“2.0”和“3.0”版,推动从“拼政策给优惠”向“搭平台给机会”再向“优平台营生态”迭代升级。截至目前,成都人才总量达622.32万人、居全国第4位,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城。我们着力引聚青年科技人才,在全国率先推出“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就业”,吸引落户青年人才近70万人。支持用人主体设立“两站一基地”,针对博士后、博士和硕士人才量身定制专项政策,完善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度,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我们倾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实施“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助,推出“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科技金融组合产品福鹿会APP,累计发放贷款超79亿元,广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底气更足、羽翼更丰满。
二是突出平台构筑,以城市机遇成就青年人才。我们锻造战略科技“国家队”,推动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蓉集聚,4个方向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营,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14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布局,努力造就科技创新策源之地、青年价值实现之地。我们打造创新创业“强磁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养1.16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36家人才企业顺利上市,成都跻身全国“双创”第四城,为广大青年人才筑业兴业提供丰富场景。我们扩展校院企地“朋友圈”,构建校院企地人才发展共同体,联动首批107家成员单位开展人才共引、政策叠加、项目衔接、平台共建和服务共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21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规划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推动实现“聚四海之智、借八方之力”。
三是突出品牌引领,以“蓉漂”品牌感召青年人才。我们着眼招才引智,开展“蓉漂人才荟”,赴伦敦、东京、北上广等海内外重点城市举办近1000场次招才引智活动,签约超20万人,搭建“蓉漂杯”赛事平台,累计吸引1453个项目,落地项目投资额达73.95亿元。我们着眼育才提能,创设“蓉漂人才发展学院”,培养跨界融合、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链接“首尔大学职业发展中心”“混沌大学”等25家优质培训机构资源,累计培训近50万人次。我们着眼拴心留才,设立“蓉漂人才日”,以专属节日诠释“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布局“蓉漂青年人才驿站”,为应届毕业生求职提供短期免费住宿,累计接待超8万名青年大学生入住。
四是突出生态营造,以优质服务护航青年人才。我们秉持“数智赋能”,高质量建设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大家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使用“成都智慧人才”,最多只需回答7个问题,便可获取“掌上可及”的人才政策和兑现路径,切实推动从“人才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才”转变。我们秉持“宜居宜人”,高标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构建“租售补”一体的人才安居服务体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购买人才公寓可享受政策面积8.5折优惠,着力实现“蓉漂之后,再无漂泊”。我们秉持“共建共享”,高水平打造“成都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枢纽,构建“1+4+N”人才工作服务网络,规划建设蓉漂人才公园,充分传递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美学表达。
未来,我们将抢抓成都大运会举办历史机遇和关键契机,依托城市对外开放和青年人才交流交往重要窗口,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面向五湖四海“引进来”,持续开展“蓉漂人才荟”“蓉漂杯”等招才引智活动,携手链接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释放城市发展机遇,汇聚更多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二是坚持协同联动“育起来”,充分激活企业聚才育才主体作用,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加快提升原始创新和培养集聚人才能力,引导青年与城市缔结创新合伙人、奋斗共同体。三是始终用心用情“留下来”,精准聚焦青年人才所需所愿、所忧所盼,持续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涵养近悦远来的高品质人才生态,让广大青年人才与成都双向奔赴、共创未来!
谢谢阳夷女士。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市场主体不断增长、经济活力持续释放,请问石局长,天府新区在服务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天府新区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天府新区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持续引育市场主体助力城市建设、创造美好生活,包括超算中心在内的新区企业,更是为成都大运会组织运营、赛事保障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产品和服务,成为大运会赛场上特别的“企业代表队”。在服务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天府新区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天府新区以企业满意为标准,连续5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至5.0版改革政策,共推出461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同时,我们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搭建“一企一专员”企业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已落实143名部门专员对接服务629家“四上”企业,337名街道专员服务“四下”企业,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50家次,让企业在新区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
二是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线下举办企业座谈会,“面对面”答疑解惑、“一对一”了解需求;线上搭建“天府新区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涉企服务一键直达、政策精准匹配、市场资源有效衔接。今年以来,天府新区举办企业座谈会4场,收集问题诉求101条,办结96条,其余事项持续推进解决中;通过“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等方式兑现企业政策资金2800余万,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实打实兑现到位,不断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动力。
三是营造发展优质环境。建立“项目专员+要素专管员”双服务机制,推行重大项目可研报告、环评报告、初步设计容缺受理、并联审查,重大项目平均建设周期缩短6个月。开通“营商环境专线”,实现企业诉求及时响应,今年以来已受理企业诉求1421件,解决率96.06%,平均满意度95.99%,营造起企业发展的优质环境。
请问张部长,在持续优化青年创新创业和就业生活环境方面,高新区近年来有哪些积极举措呢?
成都大运会是青年人的聚会,成都高新区是青年人创新创业的沃土,欢迎广大青年朋友来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逾75万的“双创”人才中,3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90%。在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践中,青年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成都高新区在持续优化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生活环境等方面采取以下几点举措。
一是优化创新创业平台,着力抓实创业。全方位服务双创主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最高3年免费入驻和100万元创业空间补贴,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门槛;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创业孵化载体体系,给予高质量、专业化创业空间最高1500万政策支持;提升投融资便利度,基于创新积分体系,创新并优化升级信贷产品体系,创设“金熊猫—积分贷”等产品;建设创业学院,举办“金熊猫系列大赛”“职工创客大赛”创业培训沙龙等活动,提升青年创业者的核心创业能力;成立“成都高新区青年创新发展协会”,实施“英才赋能计划”,搭建双创青年交流平台。
二是优化青年就业格局,全力促进就业。为企业提供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资金和社保补贴资金,减轻企业人力成本;大力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截止目前已提供科研助理岗位1100余个;结合企业需求,与电子科大、川大等高校联合培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力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提升青年职业技能;围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校园招聘”等开展招聘活动,实现企业精准引才,青年轻松就业。
三是优化营商生活环境,倾力服务人才。实施攻坚计划,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金熊猫人才通”十大行动,提供住房安居、子女就学、政务服务、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文化服务、交通出行七大服务模块;打造国际人才公园,形成全球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区;打造“高新青年汇”活动品牌,营造青年社交场景30个;实施“青春主理人”计划,鼓励青年自主发起青年社群,截至目前共孵化培育青年社群140个;建设并运营青年人才驿站,为来蓉青年提供免费七天入住及来蓉“首站”全方位服务;运营42个青年之家,每年开展职场提升、联谊交友等活动600余场,服务青年人才2万余人次,助力青年城市融入。
青年人身上凝聚着城市的希望和未来,我们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汇聚天府新区,天府新区已然成为广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圆梦之地”。请问石局长,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天府新区在集聚人才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天府新区人才工作的肯定。大运会是一场世界大学生青年成就梦想的舞台,我们四川天府新区同样也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公园城市的优美环境吸引人才。天府新区持续深化公园城市“1536”创新实践,以兴隆湖、天府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先期导入为带动,打造连片绿地湿地、河湖水体、城市森林,形成林湖串联、蓝绿交织的城市本底,让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机生长,让人才在公园城市中舒心生活,截止目前,天府新区已吸引落户青年人才18.6万余人。户籍人口年龄中位数约34岁,成为青年才俊向往的城市新区。
二是尽展其才的事业平台成就人才。当前,天府新区已系统落位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国家实验室等重大战略任务,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6个,积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形成3个千亿级和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集聚新经济企业2万余家,为青年人才追求梦想提供广阔的事业前景。
三是近悦远来的政策环境激励人才。天府新区坚持把人才政策作为集聚人才的重要抓手,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培育,人才政策已由“1.0版”“2.0版”升级至“3.0版”,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享受新区的政策福利。截至目前,共有4555名人才和65个团队(项目)享受政策支持,兑付资金约3.5亿元,高层次人才从2014年的1名增长至目前的856名,“蓉漂首选地”成为了天府新区靓丽新名片。
四是幸福美好的城市温度留住人才。着眼人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规划建设100万平米人才公寓,精准落位“15分钟生活圈”,建成华西天府医院、天府七中等重大功能设施项目89个,常态化举办“蓉漂人才日”高峰荟等各类人才活动,全力营造自然亲切、现代活力、舒心暖心的美好生活场景。
成都高新区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中试跨越”、“岷山行动”等十大行动计划,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创新人才高地核心区、原创技术策源地,全力支撑本土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针对高效服务本地企业采取以下三点举措。
一是聚焦引育高端领军人才,提升科技攻坚力。给予急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急需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最高2000万元支持。实施“科技创富”计划,支持产业教授创业,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支持高层次“四派人才”创业,给予最高500平方米创业空间、最高50万元创业服务、最高500万元启动资金的“三个5”支持。支持企业开展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配套资助;支持企业形成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首创产品,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二是聚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激活创新策源力。启动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率先提出“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中试+”生态理念,形成中试十条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聚焦产业链关键、共性环节新建中试平台,平台最高可获5000万元补贴。深入实施“岷山行动”计划,通过“揭榜挂帅”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深化校地合作,联合川大、电子科大等单位,高标准建设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天府绛溪实验室,联合北大共建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联合清华共建芯华创新中心。
三是聚势培育标签级领军企业,发挥引领示范力。聚焦重点产业链、未来产业赛道培育链主企业,给予全方位支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天使母基金,保障优秀科技初创企业“应投尽投”,企业股权融资最高补贴500万元;聚焦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遴选一批高精尖特企业,在研发投入、股权融资、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等方面三年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建立“雏鹰—瞪羚—(潜在)独角兽—上市”四级梯度培育体系,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联系采访有关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