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抢抓“贵州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机遇,成立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机制,各成员单位明确专人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县绿色金融发展工作。通过推出绿色抵押产品、建设绿色产业基金项目等方式,多渠道争取绿色产业资金支持,推动做大全县绿色金融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截至2022年底,全县绿色贷款总余额达28.84亿元,同比增加5.52亿元,增长30.85%。
二是拓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出绿色抵押产品,由农发行关岭支行对沙营镇贵州馥远茶业有限公司名下15宗林业产权进行资产评估,并以林权抵押方式向企业正式投放200万元贷款,促进绿色资源、资产盘活,破解林权发展问题。推出“再贷款+绿色普惠金融”模式,加大绿色农业产业信贷投放,引导辖内银行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再贷款工具创设“绿贷通·犇牛贷”绿色信贷产品,突破以资产及收入为主的传统授信评级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关岭牛”产业链发展。2022年,累计新增犇牛贷授信213户、贷款总授信7217万元。
三是释放绿色金融效能。为绿色生态担保,根据草原灾害等级、受损面积确定赔偿金额,按照600元每亩的保险金额,为关岭皇竹草种植提供保障。由省林业局作为投保人,太平洋保险公司承保,全省第一张草原保险单在关岭自治县落地生效,为我县1.58万亩草原提供952万元的损失风险保障。聚焦“双碳”目标,指导辖区内工农建三家银行落实好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以光伏项目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推动绿色清洁能源建设。2022年,累计向光伏产业授信13.69亿元福鹿会APP,总投放信贷6.3亿元,光伏项目绿色发电量196576万千瓦时,节约标煤65.53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万吨、粉尘23.36万吨、硫化物1.44万吨。
一是完善预防机制。将保障农民工工资合同条款纳入协议审查内容,在起草福鹿会APP、审查招商引资协议时,明确要求项目投资人投建项目落实“乡村建设工程实名制制度”,在项目开工前,由项目业主单位督促施工单位签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承诺书,完成实名制考勤(打卡通道安装)、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存储等,未落实不得开工建设。开工后1个月内落实劳动合同签署、分账拨付、工资银行代发,施工期间至完工全程落实离场结算,未完成的立即停工整改完成后方可施工。目前,全县存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7500.87万元。
二是落实监管机制。成立金沙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保支办”),负责调度、督查、考核各成员单位建设项目落实“乡村建设工程实名制制度”、工资清欠等工作。各责任单位新闻动态、行管部门、乡镇(街道)每月对辖区内在建项目相关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整改,并及时向县保支办报送检查和整改情况。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每月对“大项目”人工费拨付、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审核,对“小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管。今年以来,对全县55个在建项目进行调度3轮次。
三是建立联动机制。组建根治欠薪工作专班,在住建、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抽调专人具体负责专班工作,按月或按季度抽取一定数量的在建项目,对“乡村建设工程实名制制度”落实及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移交责任单位督促整改。今年以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1次,发现问题11个,已全部移交责任单位督促整改。
四是健全专户机制。财政、县属国有企业出资建设的项目,在工程进度款拨付时,将工程总价款的40%先行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用于支付项目全建设周期各阶段农民工工资,并由责任单位监督支付。如拨付40%仍不足以支付农民工工资,在拨付剩余工程进度款时应优先拨付相应的金额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福鹿会APP,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项目完工并经审核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后,方可将工资专用账户剩余资金划拨给施工单位支付其它款项。目前,全县共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55个,今年已通过农民工专户支付工资达3.27亿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