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创新,融合未来。近年来,我省各级融媒体中心立足实际、锐意改革、守正创新,在内容提升、经营拓展、融媒表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总结出了很多典型经验。
为集中展示甘肃省媒体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经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甘肃省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甘肃新媒体集团面向全省征集各级融媒体中心在机制创新、内容创新、运营创新等方面推动媒体融合的好方法、好经验,共征集到市县融媒体中心报送的典型案例89个。经过专家评审组评审,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酒泉市融媒体中心等29个市县融媒体中心的创新案例,入选2022-2023年度甘肃媒体融合优秀案例。现将优秀案例予以展示,供大家学习借鉴。
机制创新奖:定西市融媒体中心、秦州区融媒体中心、民乐县融媒体中心、卓尼县融媒体中心、敦煌市融媒体中心、庄浪县融媒体中心、金塔县融媒体中心、玉门市融媒体中心、宁县融媒体中心、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内容创新奖: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甘州区融媒体中心、碌曲县融媒体中心、民勤县融媒体中心、城关区融媒体中心、崇信县融媒体中心、秦安县融媒体中心、凉州区融媒体中心、武都区融媒体中心、岷县融媒体中心;
运营创新奖:酒泉市融媒体中心、陇西县融媒体中心、会宁县融媒体中心、靖远县融媒体中心、瓜州县融媒体中心、临夏市融媒体中心、华亭市融媒体中心、山丹县融媒体中心、临洮县融媒体中心。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断推动新闻宣传提质增效,内容生产数量同比增长23%,外宣发稿数量同比增长14.58%,新闻宣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新定西客户端成为定西市媒体融合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按照“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有关要求,依托“新甘肃云”省级技术平台技术优势,在全省率先建成“我爱定西·我要说线政务服务热线、全方位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口袋里的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
截至2023年7月,新定西客户端用户达72.8万,注册会员达48万,活跃用户日均达4万人以上。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通过完善功能、深耕内容,不断做大做强新定西客户端,将旗下的2个电视频道、2个广播频率和1张报纸、1个新闻网站以及代运维的学习强国定西学习平台、定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统一入驻客户端,实现新闻一站式服务。开发建设互动性较强的“问政”“服务”“商城”等板块,常态化开展各类直播、投票、答题和话题设置、官方发布、会员积分兑换等活动,大力拓展“融媒+”发展空间,着力构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将新闻客户端向城市生活智能平台延伸,增强了平台黏性,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借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东风,主动转型,克服体制机制、人才短缺等难题,通过“人员机构”+“外部通联”+“内容生产”三个维度融合,实现了全媒体各平台共联共通,全中心各部门形成联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实现统筹,采编播部门实现优势互补,人员绩效考核实现统一,采编、经营、保障相辅相成,信息传播与综合服务齐头并进,成为新型媒体赛道上的“小跑车”,走出了一条县级融媒体创新发展之路。
通过实行全媒型人才战略,实现部门轮岗一专多能,提高单兵作战能力,保证采编过程中内容差异化供给;开拓人才成长通道,打破编制、级别、身份限制,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勇于让年轻人站业务C位。
先后打造了部门、镇街、学校三个通联队伍,并通过定期培训和积分管理制度,不断提升通讯员队伍参与度、专业化和机动化能力,使之成为融媒发展不可或缺的“编外”力量;邀请当地自媒体、达人入驻,并与地方文联、摄协、文艺团体建立协作关系,培养一批拍客、写手参与,提高客户端活跃度,打造区域宣传网络,构筑同城化效应。
对适宜移动端传播的电视新闻进行轻体量制作和竖版转换,进行内容重组和栏目包装。弥补本地新闻线索短板,突破地域传播壁垒,积极向全域媒体靠拢,多渠道、多方式运用互联网素材,不断打造本地和全网爆款作品,提升天水古城、伏羲文化等地方IP。
民乐县融媒体中心整合台、网新闻动态、微、端等平台资源,搭建策、采、编、发指挥平台,扩大县域融媒体传播矩阵,形成了以“新民乐”客户端为主线的“一端、两台、三微、十五平台”区域新型主流媒体传播矩阵,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从“简单嫁接”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转变。
民乐县各镇、社管委、工业园区、县直及省市驻民各部门单位经营的40多个新媒体平台账号全部入驻新民乐客户端,各类公告、公示、政务动态等信息在“新民乐”客户端平台首发,各单位组织的网络评比、投票、测评、直播等活动,在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发布推广,从制度层面严格规范了信息发布流程和渠道。全县1170多名新闻通讯员全员参与新闻写作和新闻传播工作,全力构建全县上下“一盘棋”的大宣传格局。
同时,按照“本土化定位新闻动态、融合化传播、平台化发展”的理念,将电视、广播F6福鹿会(中国)官方网站、网络新媒体的策采编发新闻生产流程再优化,打造“共同策划、一次采访、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采编发模式,实现了重大选题统一策划、采编指挥统一调度、采编力量资源统筹协调。
中心健全完善“周策划督促、月汇报总结、季考核奖惩”的工作机制,针对融媒体人才短缺现状,因事设岗、按岗聘用,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和评先评优奖励办法,全力提升编采队伍业务员素质和责任担当意识。
卓尼县融媒体中心打造舆论宣传主阵地,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工作理念,在不断探索和成长中逐步形成了集“台、网、微、端、云、号”六位一体的“4+15+N”的卓尼融媒宣传新模式。
建设伊始,中心坚持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培训模式,不断拓宽视野,掌握专业技能,融媒产品得到广泛认可。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频、新甘肃客户端等媒体平台,稿件采用率达到98%以上,快速将卓尼县新闻资讯和社会发展事业动态全网推送,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实现媒体融合新突破。
近年来,卓尼县融媒体中心以“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生产理念,满足不同受众多样性需求,按照“策、采、编、发、播”链条式生产推播方式指定专人运营维护各平台,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服务能力。与中国电信集团甘南电信分公司携手打造建设“甘南州智慧宣传平台”,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甘南州“一云八屏”的远程发布和一键切换工作,凸显出全州宣传思想工作领域一个动作、一种声音,全方位、立体式、无死角的宣传格局,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敦煌市融媒体中心大胆创新,积极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打破原有机构岗位和身份界限,整合撤并部门,优化生产流程,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探索实践的路子。按照以岗定责、以岗定薪,人随岗走、薪随岗变,薪酬向一线岗位倾斜的原则,将岗位划分为9个绩效工资类别,将在编人员的绩效工资全部纳入动态考核,形成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良好工作氛围。改革运行近五年来,全体职工特别是一线采编人员的工资待遇得到提高。
全面开展竞岗双选,中层干部全部公开竞聘,部门主任与职工之间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打造责、权、利高度集中的新闻团队。
坚持强强合作,扩大宣传“朋友圈”,加强国际传播,发起成立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广电联盟,共同宣传推介敦煌文化;先后入驻学习强国、人民号、央视频、新甘肃等10多个互联网平台;建立敦煌&人民网丝路融媒体工作室,入驻“三农”头条“振兴号”。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并于6月18日成功举办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全球启幕仪式,上线脸书、推特两个海外社交账号,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国际传播中心。截至目前,敦煌融媒矩阵有各类宣传平台共37个,年发稿量8万条,浏览量9亿+,粉丝数210万。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庄浪县融媒体中心破瓶颈、补短板福鹿会APP、搭平台,与南开大学文学院、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衔接,建立了“产学融合 创新赋能”校媒合作关系,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匮乏的庄浪县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了县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也为高校延伸教学课堂、开展学研探索、拓宽实践领域、培养优秀新闻与传播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近年来,先后邀请高校专家学者在中心开展专题讲座30场次,吸纳高校专硕研究生和本科生400多人次来中心实习,或利用寒暑假、国庆等假日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中心采编人员的业务技能、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学生的实习实践作品对宣传庄浪、提升庄浪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融媒体中心“校、媒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举办专题讲座、举行“看庄浪、论融合”主题沙龙等活动,与高校建立“产学研”交流平台,产学“相融”,学习借鉴高校在移动采编、内容管理、终端分发、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使双方在媒体融合发展、福鹿会黄金城新媒体人才培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实现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全方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庄浪县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2022年以来,金塔县融媒体中心按照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部署,大力构建“1+N”融媒宣传新格局,即:在建强做大县融媒体中心的基础上,扶持各乡镇、各部门建设首批融媒体工作室12个,犹如满天星光让融媒宣传更加熠熠生辉。
金塔县融媒体中心研究制定了《融媒体工作室建设方案》,明确了“一支工作队伍、一批专业设备、一套制度体系、一批宣传矩阵”的“四个一”标准,聚焦壮大主流舆论、挖掘新闻素材、创新宣传形式、助力外宣工作、贴心服务便民“五大”职能,实现了建设标准化。
制定出台了融媒体工作室策划、约稿、推送分发等制度,落细落实工作责任。融媒体工作室深度开展跟踪式、递进式采访制作,深入挖掘行业特点,生产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新媒体作品,满足了行业人群的精准化、多样化需求。通过统一选题、统一策划、统一制作、统一分发,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全县一盘棋。
县融媒体中心建立与各工作室双向交流锻炼制度,各融媒体工作室选派骨干力量到县融媒体中心轮岗实习,增强其新媒体技能。县融媒体中心也先后选派8名工作人员到融媒体工作室进行技术指导和实践锻炼,提升了人才共育水平。
探索永不停步,实践永无止境。金塔县融媒体中心将持续推动融媒体工作室建设,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更好地讲述金塔故事,传播金塔声音。
作为中宣部重点联系推动、甘肃省率先挂牌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玉门市融媒体中心自成立以来,提出并践行“新闻+政务+社会治理”的融媒体建设思路,建成以“一中心四系统+爱玉门”APP为云构架,集新闻资讯、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治理等于一体的融媒体共享平台。
玉门市融媒体中心不断优化绩效考评机制,推行《融媒体中心岗位业务等级管理制度》《职称评聘积分管理办法》,建立“网络用才”制度,出台《玉门市融媒体中心人才培养办法》,通过外出跟岗实训、媒体人看新闻、读书读报漂流、岗位业务大练兵、“青蓝工程·导师带徒”等举措,打造一支适应媒体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强化提升“造血功能”,建立党政主导、企业运营、多主体参与的融媒体市场化运营模式,以公司营收反哺中心运行,融媒体中心自身造血功能显著提升。
玉门市融媒体中心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延伸“融媒+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的建设思路,建成了集广播、电视、“爱玉门”APP、户外大屏、5G移动直播仓、慢直播平台“六位一体”的宣传体系,成立“祁连云”数据融合中心,为媒体和政务部门统一提供信息计算、存储等基础云服务,搭载运行玉门人大、市长热线、公车系统、政务OA、智慧园区等18个业务系统,“城市大脑”数据中台初步形成,云数据产业初具规模,内容服务和政务服务双管齐下。
宁县融媒体中心出台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科学的用人导向。以业务完成情况论业绩、看干部,在评优选模、职称晋升、干部推荐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招聘引进6名新闻专业本科生,补充采编力量。持续推进业务培训工作,除外出培训外,单位内部每周都有业务培训活动。建立了覆盖各乡镇、各部门的210多人通讯员队伍,通讯员新闻作品纳入奖励,有效扩充了新闻来源,调动了通讯员积极性。
今年3月开始,全面落实全员宣传任务绩效考核,对完成情况每月公布,激发了采编人员的创作动力。兴起领导带头下一线,编采人员积极找线索、主动跑新闻的好风气,内宣和外宣发稿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
今年上半年,新媒体各平台总发稿量41138篇次。其中3-6月份改革以来,各主要平台月均发稿7500条左右。其中客户端发稿量每月保持在5700条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长700%。头条、微博两平台增长400%以上。《美文欣赏》《生活百科》等四个栏目每月录制24期节目,栏目数量和节目均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半年来,在中新网、人民号、学习强国等中央媒体播发60余条,在甘肃日报、省电视台、新甘肃等省级媒体播发280余条,在陇东报、掌中庆阳、庆阳电视台等市级媒体播发410多条,对外宣传稿件数量比同期增长280%,进一步提升了宁县对外宣传形象。
清水县融媒体中心2019年6月挂牌成立以来,突出人才引领,强化专业支撑,坚持人才融合与媒体融合同频共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媒体急短缺人才专业数据库,每年及时列入全县组织、宣传、人社等部门人才发展计划,以赢得人才发展先机。
以引进招录遴选的专业人才为新生力量,通过业务技能赛、短视频大赛、融媒直播、美拍行动等方式锻造队伍能力,实行首席记者、资深编辑、拍摄剪辑能手机制,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以专技支撑“融”文章,推动转隶业务骨干与青年人才融合互补,采取“一帮一”“老带新”和评审会等方式,深化人才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建设,培养“一专多能”全媒采编人员,推出大批融媒“爆款”作品,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不断锻造名记者、名编辑,培养青年人才,逐年评聘副高级、中级职称,形成策划编导和新媒体运行方面专业领军人才方队17人,构建技术人才板块体系,确保播出安全。
对融媒体中心专业人才实行岗位平台目标任务分类化管理,对标9个内设机构和全媒体平台矩阵的职责任务,“定岗位定人员、定责任定任务”,组建策划、采访、制作、编辑、外宣、播音、直播、运维、传播等差异化人才方队,建立目标任务日调度、周通报、月评比、年评议制度,每年对优秀专业人才、优秀新闻工作者和传播力突出贡献者进行表彰奖励,形成人人参与宣传推介清水的大宣传格局。
作为全省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的五个试点之一,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多媒体、全媒体矩阵,持续做大做强宣传平台。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围绕“思路新、主题新、形式新”的标准,持续扩大优质作品生产,创新表达形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各宣传平台紧盯重大宣传主题,先后开设了“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二十大时光”等40余个专栏,刊播主题报道、系列报道、时政要闻、动态消息等各类新闻24.8万条,较同期增长23.5%。
制作播出了《食安雄关》《雄关新青年》等特色栏目153期,完成大型直播活动20余场次,其中甘肃省第五届中会新华云、抖音等平台的直播浏览量达到15万次。短视频《河西锁钥》被新华网转发,点击量达到116万次;《非凡十年·嘉峪关》《大河奔腾看雄关》等原创短视频发布后引起热烈反响,广受好评。
今年上半年,由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采制的新闻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刊播1441条,同比增长46.25%,其中央视播出22条,外宣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2022年甘肃广播影视奖、甘肃新闻奖等各类奖项的评选中,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共有33件作品获奖,在新闻宣传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甘州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电视画面优势,制作了大批暖人心的短视频,生动展现了甘州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方方面面。短视频《平山湖蒙古族乡“马背宣讲队”,打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最后一公里”》,用同期声加现场采访的形式,展现了干部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情劲头;精心打磨的短视频《甘州区博物馆群口快板——歌颂二十大 踔厉前行谱新篇》,以快板书的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到千家万户。这两个短视频阅读量累计50万+,转发点赞各平台累计超过10万+。
甘州区融媒体中心为培育孵化自有网红,从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选拔兼备新闻工作素质、网红主播气质的主持人组建网红团队,走出录制棚、走进田间地头,打造知名主持人,确保短视频流量持续走高。
甘州区融媒体中心策划创作的《甘州蝶变》系列微纪录片,分《我们的村庄》《我们的田园》《我们的工厂》《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城市》等单元发布,截至目前,共推出12篇。纪录片以一个个小故事,串成了一曲甘州发展的主题曲。其中,《甘州蝶变·我们的村庄——党寨镇陈寨村:设施农业“好前景”》推出后迅速成为爆款,3小时内浏览量突破10万+,总浏览量达50万+,网友纷纷点赞留言。
短视频的根基在新媒体移动端,碌曲县融媒体中心采用“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模式,截至2023年6月已在“多彩碌曲”APP、《碌曲观察》抖音、《碌曲观察》快手、《魅力碌曲》视频号等平台推送原创短视频2829条,浏览量达9.3亿+、评论165万+、转发1869万+。
为达到短视频既吸引眼球又快速传播的效果,碌曲融媒中心编辑记者采用手机拍摄,手机现场剪辑,在突发事件或活动进行中“踩点”发布。今年“六一”儿童节,短视频摄制组提前策划,第一时间拍摄制作短视频《甘南少年版“kala chashma”》,一段孩子们的舞蹈火爆全网,全网点击量超6亿+,登上全网抖音热搜第二名,碌曲融媒抖音《碌曲观察》视频浏览量1.1亿+,粉丝互动29.5万条,转发85万+。
碌曲融媒制作的短视频内容优质、形式灵活、简短走心,发布内容涵盖重大事件、时事要点、社会民生、体育娱乐、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每天推送3至10条,如《一个司机救了一座城》《草原别样“选美”》《大天鹅打卡碌曲郭莽滩》等,以简洁有力的文字、音视频内容进行资讯传播,满足当前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要。
下一步,碌曲县融媒体中心将继续借力短视频的飞速发展,将大屏优势转化成小屏流量,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在求变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坚守主阵地的同时深耕优质短视频内容,引导网络舆论,打造融媒品牌,传播正能量。
近年来,民勤县融媒体中心集中精力把内容作为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在直播、微海报、短视频等领域加强创意策划,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深挖县域历史文化内涵,开展深度宣传报道。今年以来,累计播发稿件89626条,其中,播出电视新闻稿件813条,发布短视频1917个,微海报522个。采取“绿洲民勤”APP积分奖励、多单位联合转载转发等措施,不断提升“绿洲民勤”APP下载量和新闻稿件点赞量、浏览量,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拉近受众与媒体的距离。
民勤县融媒体中心扎实推进内容建设,开设专题专栏18个,发布短视频1917个,微海报522个,开展直播活动18次。其中《“中国沙乡”:摘星小镇“闪耀”瀚海》《民勤县夹河镇:做活“羊经济” 做大“羊产业”》《民勤:“量体裁衣”兴产业“对症下药”促振兴》等稿件阅读量达到100W+。
中心建立媒体平台管理机制,紧盯稿件质量、数量、浏览量、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等量化指标,有针对性补齐短板弱项,着力发挥新媒体在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舆论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开展融媒体直播80余场次,发布各类短视频1.8万多个,民勤融媒抖音粉丝量突破70万、获赞超过1200万,先后推出优质稿件5000余篇,其中100余篇稿件在央视新闻联播、新闻频道和国际频道播出,形成了叠加共振效应,树立了良好外部形象,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提升。
2023年以来,兰州市城关区融媒体中心加强选题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宣传主题栏目及深度原创新闻报道,有效提升了基层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竞争力。
聚焦“兰州特色、城关表达、保持第一”总要求,推出《城关一周要闻》专栏,大力宣传全区打造“七个新城关”行动的举措成效;《小巷总理说》栏目通过短视频、H5等形式,邀请全区各社区(村)书记从基层党建、城市管理、文明创建、民生保障、民族团结等多个角度,讲述社区发展故事,分享社区治理的经验,传递社区工作的职业价值和理念。
针对小学生秋季新生入学工作,开设《融媒记者跑城关·探校》栏目,既是对各小学教学工作的一次展示,更方便家长直观了解各小学环境设施、教学亮点等情况。推出《融媒记者跑城关·探店》栏目,对辖区内美食、美景、娱乐、休闲等特色场所进行展示,截至目前已制作播出28期。与区市场监管局合作推出《你点我查》专栏,记者随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全区重点餐饮场所、农贸市场、生产经营单位等进行突击检查,有利于拉近和民众的距离,同时促进行业自律,守护消费者权益。
这些原创栏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仅极大充实了新媒体平台,创新了表达方式,强化了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也发挥了主流舆论阵地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作用。
近年来,崇信县融媒体中心将短视频的策划、创作、推广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头戏,强化创新意识、突破思维定式、激发创作潜能、提升作品质量,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抢占短视频宣传高地,构建起了城市形象传播的立体化、多元化矩阵,不断推动县级媒体从“融合”走向“融活”。
崇信县融媒体中心从成立之初就提出以短视频为突破口,在日常报道中不断策划,把镜头聚焦基层,迅速使短视频成为拳头产品。在选题上紧扣工作亮点、重要节点、关注焦点、舆论热点,策划拍摄的《开往春天的列车》等短视频,采取主播出镜、嘉宾访谈、vlog等形式,第一时间将“甘肃·崇信发展大会”“山水龙泉·养生崇信”等活动以短视频的方式传播出去。策划推出了《2023年高考试卷中“窑洞养牛”的题目怎么破?来甘肃省崇信县寻找答案吧!》和《崇信,又一次登上了今年高考试卷……》等“图文+视频”新媒体产品,“图文+视频”新媒体产品,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无论传播载体如何变化、传播生态如何发展,不变的是广大网民对优质视听内容的切实需求。崇信融媒在媒体融合的路上一路向前,奋勇争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持续策划好、制作好、传播好正能量、暖人心的优质短视频。
“五彩秦安”抖音号选题突破本地局限,在内容抓取上以环球热点、国内焦点、县域重点、时事难点、感人爆点、独特视点、精彩卖点为导向,通过主播讲新闻、短视频看新闻、直播盯新闻、事件追新闻等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传播形式,推出了一系列“爆款”产品,为群众传播了优质、正能量新闻。
“五彩秦安”抖音号从受众定位、传递内容、热点抓取、粉丝群体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来思考内容创作的可行性,最终以有爱、有颜、有文、有才、有景、有用的“六有”为方向进行创作,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抖音号自2020年5月运营以来,在努力深耕本土,讲好秦安故事、传播秦安声音的权威信息发布渠道基础上,致力于把正能量和客观、优质的信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传递给更多受众,迅速得到了粉丝们的喜爱与关注,充分发挥了县级主流媒体的优势,大幅度提升了影响力和传播力。截至目前,共发布作品19854条,获赞达2.6亿,创单条播放量最高达9756.1万、单条点赞最高达363万、日增粉丝量最高达6.2万、单条浏览量上千万作品达到2863条的纪录。2022年甘肃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甘肃省十佳新媒体账号”。
凉州区融媒体中心自成立以来,创新融媒产品创作生产,强化平台播发流程管理,加快广播电视独立采编播发工作,着力提高规范化运行水平,在融媒产品创作和新闻宣传报道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3年以来,融媒中心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凉州”“‘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为民办实事 倾情暖民心”等专栏专题40个,采写播发原创广播、电视新闻367期、1800余条,制作播出电视栏目《文化凉州》68期;广播栏目《光辉的力量》87期;在广播、电视播发《致敬最美劳动者》《我的青春在这里燃烧》《爱心凉州 情暖万家》《安全在心 幸福相伴》等各类公益广告100余条;采制创作图文、海报、动漫、短视频、H5、SVG等新媒体产品1.79万余条,今年以来,各平台累计阅读量达8800万+,评论量210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提升。
凉州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媒体融合发展模式,全面建成了“一端两台两直播、三微四号五平台”传播矩阵。依托APP构建通联矩阵,为全区107个镇、街道、部门(单位)开设宣传板块、开通通联账号,累计采编发稿1500余条。充分发挥各类平台和资源优势,持续推出鲜活可感、正能量充盈的新闻产品。2023年3月,推送的短视频《生态凉州 只此青绿》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使用工作优秀短视频奖。
近年来,武都区融媒体中心结合大数据实施“分众化”传播,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选择符合特定对象心理认知和接受习惯的方式,对每周重点稿件进行精心策划,从新闻产品报道类型、稿件切入点、宣传重点内容、采访对象问题设计等方面进行梳理,列出采访提纲并认真执行。充分利用中国文联对口帮扶武都区的优势,邀请中央和省级媒体的专家学者开展新闻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着力解决采编人员的“本领恐慌”,以思想“破冰”实现工作“破局”。
在招商引资推介工作中,综合运用SVG、短视频、H5、音视频、图文等方式,对新闻产品进行整体优化,突破原有生产模式,以更加接地气、有新意的方式实现破圈传播。推发图文作品《你好,正式认识一下,我是武都!》《武都来一次怎么够》《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武都》等和系列短视频《武都有什么》《有一座城市叫武都》《相约美丽武都 携手共赢发展》等,从人文历史、区位优势、特色产业、文旅康养等多角度向广大客商宣传推介武都,作品全网阅读量达100多万,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目前,武都区融媒体中心运营各平台粉丝达200余万人,2023年上半年累计播发稿件31345篇(条),其中万象武都APP下载安装人数达140741人,完成省市下达安装注册任务,陇南武都发布抖音号涨粉20余万人,粉丝量达114.9万人,新闻产品融合传播“硬核实力”得到进一步彰显,网端微屏深度融合实现“小步快跑”。
有内容,才有看头;有内容,才有生命力。岷县融媒体中心围绕全县重点工作,对牧马滩首届冰雪旅游节、岷县2023年元宵烟花晚会、2023年岷县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节进行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100万+。原创稿件《甘肃岷县65万亩中药材种苗栽种》《全国首台当归移栽机在岷县研发成功》《甘肃岷县:山区种当归 远销20多个国家地区》等稿件先后被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刊登播发。《甘肃岷县6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喜获丰收》被央广网推出后,稿件获得甘肃省委网信办全网推转。
今年第一季度,岷县融媒体中心在全省86家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总榜中位居第六名。7个维度的量化评估中,有4个位居全省前十、3个位居全市第一,传播力指数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1月份,岷县融媒体中心策划了“多彩岷州·十大最美乡镇”评选及打榜活动,“爱岷县”客户端累计阅读量达1.9亿+、评论量达3.7万+、点赞数达4000+。开展了第二届“岷县之星”青少儿网络才艺大赛,“爱岷县”客户端阅读量达4256万+、评论量达6.8万+、点赞量4.3万+。举办了岷县融媒宣传矩阵推广座谈会,对“爱岷县”客户端“最美粉丝”和“最佳拍档”代表进行了表彰,有效聚合了融合发展力量。
立足新起点,追赶正当时。岷县融媒体中心将一如既往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聚力“四个岷县”、建设“多彩岷州”贡献力量。
酒泉市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成立酒泉融媒时代传媒有限公司,与中心联动运行,不断提升融媒体中心自我发展能力。
为提升经营发展能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原酒泉日报社、原酒泉广播电视台经营性业务和资产剥离整合,划转原酒泉日报社办公楼及门面房和原酒泉日报社印刷厂等资产,同步组建酒泉融媒时代传媒有限公司,公司组建不新增人员、不重铺摊子,与市融媒体中心联动运行,通过竞聘上岗方式,从市融媒体中心现有人员中择优选聘管理经营人员,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酒泉融媒时代传媒有限公司是由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主体,是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经营业务和新媒体经营业务为主的文化传媒企业,主要围绕新闻宣传主业,紧贴市场,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下,依托市融媒体中心独特资源和政策优势,激发内生动力,用好市场化机制,壮大融媒产业。
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与经营业绩挂钩,按照工作岗位分类发放。公司经营收入主要用于中心及公司人员工资、绩效激励、设备购置等支持媒体融合发展事项。公司在巩固传统经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市场,通过直播、组织活动等形式增加经营收入,上半年经营创收完成600多万元。
陇西县融媒体中心以“先立后破、边建边融”的思路,重点推进移动传播引领、内容创新创优、新技术赋能、人才队伍提升、“媒体+”产业五大融合创新工程,走出了一条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内涵发展的融合之路。
2022年3月,陇西县融媒体中心组建成立甘肃陇融传媒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媒体+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拓展增收渠道,形成主业突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格局,不断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开启媒体融合发展新征程。
公司组建之初,陇西县融媒体中心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全力倾斜扶持,出台《甘肃陇融传媒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等4项改革方案。先后引进大学生进企业3名,把优秀人才变为事业合伙人和媒体创业人,设计了“规范+绩效+岗位+人事”的综合管理考核体系,涵盖采编、技术、经营、行政四大板块的60多项制度,将公司的目标实现与个人的成长及绩效紧密挂钩,精细化管人管事管绩效,激发内生动力。
公司全面适应市场化运行规律,向用户全方位提供广告传播、品牌策划、新媒体平台代运维、形象宣传、赛事会展活动承办、教育培训等个性化服务。同时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提供订单式服务,以定制个性化产品等方式提高媒体经营的盈利空间。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80%。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按照“导向为魂、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思路,围绕“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权威信息渠道”定位,坚持“先立后破、边建边融、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着力从总体规划、机制创新、人员融合、资金保障、用户黏合等方面着手,全力打造广播、电视、APP、微信、微博、抖音等“多位一体”的融媒传播体系,围绕“速度、广度、精度、深度、热度”,深入开展宣传报道,着力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传播能力大步迈进。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将全业态运营作为媒体深度融合的驱动力,探索建立了以“流媒体资源整合构建县级融媒体运营”模式,实现了媒体资源整合——融媒产品输出——应用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区域融媒全业态运营的发展之路。
中心注册成立了甘肃佰禾融媒传播有限公司,一改传统以专题制作和广告投放为核心的经营模式,通过整合运营资源,转换流量收益,形成了以流量投送、效益结算为主的运营模式,针对县域经济特点,将流量资源进行统一评估,主动出击,全面涉足教育、旅游、文创、地产、直播、农产品上行等各个领域,实现了业务全覆盖、运营全保障、触角全区域。
去年以来,中心(公司)共开展各类直播活动近300场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公司累计实现营收518万元。公司承办的大型节会、会务展销、平台直播、群众文化等活动在县域文化市场占比不断提高,业务拓展到省内3个市州,收益有效支撑了靖远县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人才引进,通过绩效考核,激发了全员创新的积极性。
2023年,县上投资20亿元重磅打造的文旅综合体重点项目将建成投运并成为靖远城市新地标,靖远县融媒体中心迁入并成为其服务运营的核心板块,将形成靖远文旅核心区的线下流量聚集地。目前正在筹划组建成立靖远县传媒集团,通过创新布局新闻内容生产、民生平台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数字政务信息枢纽建设,努力实现现代文创和智慧信息产业的融合质变,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瓜州县融媒体中心依托“今瓜州”客户端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联站点作用,让志愿者成为宣传员和通讯员,让好的素材“上得来”,也让党的政策理论“下得去”。同时,坚持“五融合”,即体制机制融合、媒体资源融合、通联队伍融合、技术平台融合、文化传媒融合工作思路,整合“瓜州发布”系列微信、微博、头条号和乡镇微信公众号等自有资源,打造“县域新闻+智慧政务+便民服务+文明实践”的聚合型客户端,实现媒体多终端互助、资源和数据互通、各发布平台互动、多元内容互融,努力将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助力瓜州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增强融媒体中心“自我造血”能力,2023年2月,组建甘肃星空无界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依托融媒体中心独特资源和政策优势,围绕新闻宣传主业,拓展融媒产业,紧贴市场,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主营业务涵盖广告业务、视频业务、直播业务、策划服务、采购代理、新媒体业务和网络业务等多种范围,实现了“新闻+”的逐步深入和发展。
目前,瓜州县融媒体中心遵循着全媒体新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挺进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奋力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今年以来,临夏市融媒体中心服务地方中心工作,聚焦全市产业项目建设主战场,综合运用全媒体矩阵平台,密集式创新宣传引导,在描绘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上频频“飞针走线”,全方位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临夏市融媒体中心集中力量打造“新临夏”手机客户端“主平台”“主阵地”,围绕省、州、市招商引资重大主题、重要时间节点、会议活动,发挥专班作用,超前策划新闻报道、专题片和新媒体产品,深入挖掘临夏发展故事、人文历史、招商优惠政策等资源,推出一批有高度、有温度、有情怀的融媒精品力作,制作多部优质招商宣传片。
为增强造血能力,临夏市融媒体中心通过旗下的临夏市河之舟传媒有限公司,专注于影视广告、宣传片、微电影、纪录片、品牌形象设计、大型活动策划、影视后期制作、栏目包装、音频录制、技能培训等相关经营业务领域,拓展了营收空间。通过长期、广泛、专业化的实践,“河之舟”已汇聚了具有多年实践操作经验的广告创意、专题片拍摄及后期制作团队,聚集了大量行业资源,出品了一系列具有较高美誉度和商业价值的宣传作品,尽力为广大客户塑造完美形象、树立企业品牌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华亭市融媒体中心充分运用“视频+”的宣传形式,围绕重要节气节点、社会热点进行创作,在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中延伸了触角、注入了活力、扩大了效果。
在“华亭融媒”抖音平台运营的过程中,华亭市融媒体中心采取日调度、周策划、月总结的工作机制,及时分析平台粉丝数量和日活量,对已发布作品的完播率、点赞量、评论率、转发量、关注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根据浏览量及点赞量较高的视频把握当下热点话题和粉丝动态。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发出热点新闻,采取7×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抖音用户浏览规律,抓住刷屏时间段分段更新视频内容,粉丝数量不断增加。
在开拓营收进一步增强造血能力方面,今年4月成立华亭市关陇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资源利用最大化、业态经营多元化、福鹿会黄金城管理方式扁平化,以技术优势突出主责主业,以经营收入补充融媒体事业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在改革创新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融媒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成立以来,抢抓乡村旅游黄金季,聚焦文旅振兴乡村的市场定位,对全市各景区的市场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按照“乡村旅游”的主题宣传思路,利用短视频、海报、H5及抖音自媒体传播和线上线下等多种推广方式,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和创新,以一流宣传促一流发展,为将华亭各乡村景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顶流”网红打卡地提供坚强保证和持久动力。
自2019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山丹县融媒体中心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媒体深度融合,在做好内容的同时,注重自身“造血”功能的提升,进入媒体融合“建强用好”的下半场,在经营、运营方面勇于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增质增效”的良性循环目标。
山丹县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新媒体运营方式,强化主流媒体功能,按照“中心+公司”的模式,实施“内容+技术+运营”的战略路径,拓展媒体服务社会途径,注册成立了山丹大众文化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形成中心与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释放出“1+1>2”聚合传播效应,探索出了符合新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实际的改革创新之路。
公司依托“融媒体+政务、融媒体+服务、融媒体+产业、融媒体+项目、融媒体+活动”等进行业务拓展,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全力打造“直播经济”“短视频经济”,承接全县各类活动直播、宣传推广业务,开设美食探店栏目1个。今年,公司先后制作完成宣传片、专题片10余部,开展直播活动8场次,拍摄探店视频20多期,与10余家单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实现了经营收入稳步增长。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山丹县融媒体中心通过“中心+公司”改革运营机制,提升社会化服务,“增肌壮骨”“自我造血”,为融媒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按照“融合创新、内容为王、技术进步、管理提升、多元运营”为目标,不断探索体制改革,持续探索运营新模式,实现媒体融合再突破,优质内容再提升,服务功能再升级,改革事业再发展,努力创建全省一流县域融媒体。
融媒体中心与相关技术开发公司合作,让数字人“临小蝉”在新闻播报、短视频创作、文化旅游推介中充分发挥作用,增强了节目互动性和可视性,吸引了更多对新闻和科技感兴趣的年轻用户,扩大节目受众群体。在APP常态化开展慢直播,为融媒体提供了新的内容供给,受到群众欢迎。
临洮县融媒体中心顺应县级融媒体可持续发展要求,依托融媒体中心下属甘肃洮水云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资源资产化、项目市场化运作,以融媒体+政务、融媒体+服务、融媒体+产业、融媒体+项目、融媒体+活动等为载体进行业务拓展,全力打造直播经济、短视频经济,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公司自2019年8月成立以来,运营收入近400万元。以此为支撑,购置业内前沿的采编设备,聘用全媒体专业人才8人,成为融媒体队伍中一支生力军。